羊肉泡饃,亦稱羊肉泡,古稱“羊羹”,關中漢族風味美饌,源自陜西省渭南市固市鎮(zhèn)。它烹制精細,料重味醇,肉爛湯濃,肥而不膩,營養(yǎng)豐富,香氣四溢,誘人食欲,食后回味無窮。北宋著名詩人蘇軾留有“隴饌有熊臘,秦烹唯羊羹”的詩句。因它暖胃耐饑,素為陜西人民所喜愛,外賓來陜也爭先品嘗,以飽口福。牛羊肉泡饃已成為陜西名吃的“總代表”牛羊肉泡饃是***著名特色主食。他們擅長烹制牛羊肉,有人用面粉制成小圓餅,當時稱“托托饃”,同牛羊肉同煮,味道很美,后經(jīng)不斷發(fā)展,到清朝后期,西安出現(xiàn)第一家牛羊肉泡饃館—天錫樓?,F(xiàn)在,牛羊肉泡饃已享譽國內(nèi)外。今天就給大家分享這款泡饃的***工藝,希望會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準備材料
原料:面粉500克,酵面50克,堿面3克,羊肉、牛肉各500克。
調(diào)料:香菜20克,精鹽5克,羊骨湯1500克,味精2克,香料包1個,味溢匙羊肉精粉(某寶有售)
香料包配比:八角、桂皮、小茴香各3克,丁香、香葉、花椒、胡椒各1克,草果3克,干姜4克,良姜10克。
******
1、牛羊肉切成大塊,放入清水中浸泡2--3小時去凈血污。
2、將羊骨湯放入鍋內(nèi),加入香料包燒開,再離火晾涼。
3、泡洗的牛羊肉放入湯鍋內(nèi),大火燒開,改用小火鹵煮至3小時左右,加入精鹽,再煮約1小時撈出,切成厚片。
4、將面粉內(nèi)加入用水化開的酵面和勻成面團靜置發(fā)酵,再用堿水揉勻,揪成每個約50克重的面劑,搟成面餅,放入烤爐(箱)或三扇鏊中烤熟取出。
5、將餅掰成小塊放入碗內(nèi),再放入牛、羊肉片,添入沸肉湯,放上香菜末、味精即成。提示:酵面中的堿量以面沒有酸味為宜。
羊肉湯的***2
準備:茴香5克、香葉3克、肉蔻1個、花椒10克、大料5克、干姜10克、味溢匙羊肉精粉(某寶有售)
做法:將香料用干鍋炒香,加入冷水浸泡氽洗,用紗布濾出。將切好的牛羊肉倒入一大鍋中,加入清水、料包、蔥段、生姜浸泡8小時,.撿出蔥姜和料包,將泡好的肉濾出備用。另取一湯鍋,加入大半鍋清水,煮沸后下入牛羊肉片炒熟后撈出。將炒熟的牛羊肉倒入湯鍋中,加入料包、生姜、鹽、料酒和2千克水,攪拌均勻。蓋上鍋蓋,大火煮沸后轉(zhuǎn)小火,燉1個半小時。待湯煮至香氣濃稠時關火,取出料包和生姜,將肉撈出,剩下的湯即為羊肉泡饃的底湯。
羊肉湯的***有很很多種***,我就簡單介紹兩種,做法不一樣,味道也會有差別,但是每種做法也會有自己的獨特味道,看大家自己喜歡及自己擁有的條件去選擇適合自己的***工序。祝各位朋友生意火爆。